目录:
抉择
野草,要自由生长 —— 一位设计师妈妈,重新拆解学习,观察学习是怎么发生的,体会成人在儿童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给予孩子自由,让学习在孩子那里发生
从玉林路到三圣花乡 —— 从城市中心到郊区乡下,选择在家上学的他们,不是逃避学校教育的种种不良,而是为了追求绿色的教育,为了学得更好——学会学习、喜欢学习、敢于学习
我们不一样,我们都一样 —— 尽管他不认识多少字,不会拼读拼音,写不来英语单词,也做不好数学题,在我的内心,也不觉得他有什么不同,就算不一样,又怎么样呢?
微光
在山里安一个家,在家里建一所学堂 —— 如今的雁荡山,因为一对在家上学的作家母女以及她们所创建的学堂,而为更多人所知晓。在自由的环境中,小孩子的成长会超出成人的期待
一路向西,理想与现实之间 —— 一座边陲小城,一个梦想中的教育乌托邦,吸引着一批批的家庭从天南海北赶来,或短暂到访,或长期定居。然而,没有哪个城市可以长久地肩负这个声名。对此,有的人选择留下,有的人选择离开
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 一名创客少年的华丽“冒险” 他因为想腾出时间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决定退学,自己在家画画、学编程、搞创客;自己到社会机构去实习;十八岁自己申请读大学......冒险的人生,无限的精彩
远方
伤仲永的悲剧会重演吗? —— 一个“另类”的家庭,让一个孩子进入“另类”的学习,他将实现怎样的人生呢?在家上学,无关成败,而是在做“正确”的事,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走一条“非典型”的路,去美国名校留学 —— 决定在家上学的过程,有主动,有无奈。当只有一条路的时候,目标反而清晰了。人生没有假如,给你的当下就是最好的
出走与回归,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吗? —— 充满信心,意志坚定,他开始了一个人的学校生活;八年后,他顺利通过高考,就读国内本科并留学澳洲。在父子两人看来,教育的“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私塾“小先生”,独一无二的践行者 —— 当一个人清楚地把一个知识点讲给别人听的时候,也是自己在加深理解、整理思维的过程,从而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对于这位在家上学的代表性人物,学习在以另一种面貌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