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攻坚——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振兴

在我国近十年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乡镇的中心学校得到明显的充实和改善;与此同时,出现了三类特别值得关注的学校。

一是城镇地带的大班额、大规模学校。大量农村学生进城上学,出现“城满、乡弱、村空”的局面,城镇学校人满为患。

二是农村寄宿制学校。部分学校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儿童的健康、安全、情感、学业成就等方面均存在问题。

第三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小规模学校了。在边远农村、山区、牧区,仍然有许多学生人数很少的村小和教学点,许多教学点只有一个老师、一二十个学生,支撑着无法进城上学、农村后20%的弱势人群子女的教育。

与城镇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相比,农村小规模学校应当如何改善和振兴,难度最大,没有什么一抓就灵的简单办法,成为农村教育最艰巨的挑战。在这本书中,我们汇集了一些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改善的案例,希望以此为起点,构筑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21世纪教育研究院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创新,我们希望与地方政府、广大校长教师共同探讨小规模学校的改善和振兴之路,使我国农村的小规模学校也成为小而优、小而美的现代教育的美丽风景。
点击了解更多
点击了解更多
更多详情

目 录

 

第1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由来及其发展概况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界定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存在的必然性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面临的困境

四、各国或地区建设和发展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策略及实践探索

 

第2章 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政策调整及各地的恢复、调整情况

一、中央的布局调整政策

二、地方政府布局调整的执行过程

三、地方的恢复、调整情况

四、农村学校的资源配置

五、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的反思

 

第3章 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现状及困境

一、“百所村小”基本情况

二、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困境

 

第4章 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的实践探索

一、依托各项工程、将资源向边远薄弱学校倾斜

二、开展“农村教学点(幼儿园)标准化建设”

三、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

四、社会力量和村民集体的介入帮助

 

第5章 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生活条件

二、多途径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

三、探索多样化、适切性的教师培训

 

第6章 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的实践探索

一、通过建立学校质量评价体系,加强督导

二、通过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改革实验

三、创新复式教学、提升教育质量

四、开发乡土资源,开展乡土文化教育

五、吸收社会力量,创新办学模式

 

第7章 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的建议

一、明确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责任主体

二、建立农村小规模学校基本办学标准

三、制定专项政策、设立专项配套资金,建立相应管理制度

四、加强和改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五、加强乡镇教育统一领导建设、带动学区整体发展

六、鼓励社区力量参与办学,创新办学模式

 

附  录

附录1  美国小规模学校建设与发展之反思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项目官员•张旭)

附录2  日本的农村小规模学校与复式教学

(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山田肖子)

附录3  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改善农村、边远地区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会长,原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马培芳)

附录4 中国台湾偏乡教育改进计划经验分享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偏乡计划总召集人•甄晓兰)